专家分析研判我省小麦赤霉病呈偏重发生趋势

首页标题    文章    专家分析研判我省小麦赤霉病呈偏重发生趋势

当前,我省小麦从南至北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也将进入赤霉病防治关键窗口期。为准确把握赤霉病发生形势,4 月 7日,借全国小麦条锈病防控现场会在邓州市召开之机,省农业农村厅邀请与会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院士、中国农业大学马占鸿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陈万权研究员和周益林研究员、浙江大学马忠华教授、全国农技中心刘万才处长,对我省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进行分析研判。根据我省小麦品种抗病性、生育进程、田间菌源量和气象条件等,经专家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我省小麦赤霉病呈偏重发生趋势,其中豫南地区重度流行风险高。

主要依据:一是感病品种面积大。目前,我省在田小麦绝2大多数品种均不抗赤霉病,感病小麦分布广泛。二是田间菌源充足。各地麦田地表残存玉米秸秆、稻桩数量大、带菌量较高。据 4 月 5 日调查南阳、信阳、驻马店三市调查,田间病残体带菌率分别为 6.6%、7.4%和 14.9%,子囊壳发育进度 0-2 级,菌源孢子很快将成熟侵染。4 月 2-3 日全省出现中到大雨降水过程,田间湿度增大,加之温度适宜,非常有利于赤霉病发生。三是气象条件适宜。据调查,今年小麦生育期较常年提前 1-2 天。气象部门预测,4 月 11-13 日、18-20 日、24-26 日我省还有3次降雨过程,与小麦抽穗扬花期高度吻合,容易造成赤霉病菌发生流行。

防控意见:针对我省小麦赤霉病发生形势,省农业农村厅将于 4 月 11 日,在驻马店召开全省小麦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暨“一喷三防”现场会,进一步安排部署以赤霉病防治为主的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各地要把小麦赤霉病防治作为当前农业生产的一项大事要事急事和近期麦田管理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抓细。一是落实责任迅速行动。各地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认真贯彻重大病虫害防治“政府主导、属地负责”规定,坚决杜绝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抓紧筹集资金、加快政府采购,开展统防统治、实施精准防控。二是抢抓时机科学预防。各地要依据小麦生育进程和天气预报,加强监测预报,搞好技术指导,抓住齐穗至扬花初期这个关键窗口期,选用高效低抗性风险药剂、耐雨水冲刷剂型和高工效精准施药机械,高质量喷药预防,最大限度减轻赤霉病发生危害。三是统筹兼顾综合防治。要兼顾白粉病、叶锈病、条锈病、穗蚜等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防治工作,巩固当前小麦苗情长势持续向好态势,夯实今年夏粮丰收基础。

文章源:河南省植物保护检疫站南植保信息

 

2024年2月24日 17:59
浏览量:0
收藏